2017年6月5日 星期一

生物學名的重要性,生物又是如何被命名的呢?

    世界上的生物種類相當多,無時無刻都會有新的物種被發現並命名。因為不同文化、語言而名稱(俗名)可能會有差異,甚至大家用同一種語言稱呼一個物種都會有各式各樣的說法。像是在台灣,虎皮蛙被叫作田雞、水雞,是因為大家把牠當作田裡的雞食用,所以才得到「田雞」的俗稱。當人們在溝通時有可能會因為俗名的不同,在溝通上產生歧異。

    生物之學名,又稱為二名法或雙名法英語:Binomial nomenclaturebinominal nomenclaturebinary nomenclature,是生物學上對生物種類的命名規則給定的學名之形式,來自林奈的《植物種誌》(1753年, Species Plantarum)。但是林奈並非發明二名法的人,早在林奈200年前的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科學家,Gaspard BauhinJohann Bauhin(博安兄弟),就以這樣的命名方式用於植物學,然而卻是林奈把這種方法普及使用。

    如同「二名」文字上的意思,學名的由兩個部分組成:屬名和種小名。屬名由拉丁語法化的名詞形成,但是它的字源來自拉丁詞、希臘詞或拉丁化的文字構成,首字母須大寫;種小名是拉丁文中的形容詞,首字母小寫。

    通常在學名後面要加上命名人及命名時間,不同的生物領域如植物分類學、動物分類學中,命名者標示的形式會有不同。一篇文章使用同一學名多次,只需在第一次引用時標示作者及命名時間,後面使用學名本身即可。

    學名一般不會變動,但是在發生分類學上物種分類更動時,如不同屬合併到某一屬的情況下是可以更動。如果學名經過改動,則既要保留最初命名人,並加上改名人及改名時間。命名人、命名時間一般可省略。一般來說,在科學文獻中,學名之使用常以斜體表示,或是於正體學名下加底線表示。

    學名的使用可以讓全世界對生物有統一的通用名稱,穩定性高。當我們去各地博物館參觀或需收集相關資料時,只要查詢學名,就可以確認所要找的動物了。對大家來說,如果用熟悉的中文名去查物種有可能會到查詢資料錯誤或是被誤用的資訊,甚至會找到無相關性的內容。舉例來說,可以試著去搜尋懶熊,出現的內容通常是可愛的卡通熊圖案,而不是你想要找的動物。學名搜尋下的結果,都是很可靠的內容,而且包括全世界有做該物種研究的資料。
























(圖一)北極熊學名範例 :北極熊很會游泳來捕捉獵物,命名牠的人就用這個特徵來當作學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